10月18日至19日,第六届中国支格阿鲁文化学术研讨会在我校举办。此次研讨会由楚雄师范学院、西昌学院、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联合主办。来自中央民族大学、贵州大学、中国民族语文应用研究院、西昌学院、西南民族大学、临沂大学、普洱学院、红河学院、楚雄师范学院、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贵州六盘水市彝学会、贵州威宁县彝学研究会、楚雄州彝学会、楚雄彝族文化研究院、楚雄州民族宗教事务局等单位的14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此次会议。



(到楚雄州博物馆开展调研)

(观摩《阿鲁举热》表演)
学校党委书记王建雄出席研讨会开幕式并致辞。王建雄代表楚雄师范学院对各位专家学者和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向与会嘉宾介绍了楚雄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介绍了学校办学历史、办学特色和地方民族文化研究成果。王建雄指出,整理和研究支格阿鲁文化,挖掘彝族民间文学资源,抢救和保护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丰富我国民间文学宝库,繁荣民族文学,加强文化认同,增进民族团结,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王建雄希望与会专家学者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高度阐释传承和弘扬支格阿鲁文化,深入开展支格阿鲁文化研讨,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汇聚文化之力。

随后举行的主题报告会由我校管理与经济学院徐明祥教授主持。报告会上,西昌学院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统战部部长沈良杰发言,曲木铁西教授、杨甫旺研究员、洛边木果教授、张德华副研究员、钟仕民研究馆员分别作了主题报告。

(中央民族大学原副校长、中国民族语文应用研究院院长曲木铁西教授)

(西昌学院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统战部部长沈良杰发言)

(楚雄师范学院民族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研究员 杨甫旺)

(西昌学院彝族文化研究中心 洛边木果教授)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彝学研究院副研究员 张德华)

(云南省彝学会副会长 钟仕民研究馆员)
主题报告结束后分为四个分论坛展开研讨,第一分论坛的论题为:支格阿鲁史诗文化与文献整理研究;第二分论坛论题为支格阿鲁史诗与文旅融创研究;第三分论坛论题为支格阿鲁申遗研究;第四分论坛论题为彝族历史文化研究。与会专家学者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就如何开掘和传承创新支格阿鲁精神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助力教育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为期两天的第六届中国支格阿鲁文化学术研讨会,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要论述的生动实践。研讨会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支格阿鲁文化研究”主题,广纳真知灼见,广聚学术资源,进一步加强了支格阿鲁文化保护、传承、发展,进一步拓展了支格阿鲁文化研究的地理空间和学术空间,进一步增进了地方政府、研究机构、高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大家共同书写丰富的支格阿鲁文化学术研究成果,共同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繁荣发展,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强文化自觉与自信,推动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智慧和力量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来源:楚雄师范学院新闻网综合新闻
一审一校:方舟
二审二校:徐明祥
三审三校:蔡晓丽